不锈钢丝等在五金制品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生产研发 在全国很多乡镇地区形成了集群效应。
五金制品行业在历经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以后,呈现出迅速发展的态势,企业所有制开始转变为以民营为主,企业所在地开始向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山东等市场经济发育较早的地区集中,这些地区的政府开始认识到特色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政府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产业的结构优化,有利于当地居民的就业与增加收入,有利于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因而花大力气打造特色产业基地。
不锈钢具有优异的耐蚀性、成型性、相容性以及在很宽温度范围内的强韧性等系列特点,做成的制品美观、卫生、使用时间长,且不锈钢废旧制品可 100% 回收再利用,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无铅、无聚氯乙烯、无环境荷尔蒙)。基于上述优点,目前不锈钢制品行业注定有着蓬勃的生机。目前,其已经广泛的运用于生活用品、建筑装潢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
按照《中国五金行业特色区域称号命名管理办法》(修订稿)中的命名办法来划分:现有中国五金产品之都 3 个,即:中国锁都(温州)、中国阀门之都(玉环)、中国钮扣之都(桥头);有中国五金产业基地 8 个,即:中国五金制品产业基地(小榄)、中国(水口)水龙头生产基地、中国不锈钢制品生产基地(新会)、中国(温州)金属外壳打火机生产基地、中国(温州)剃须刀生产基地、中国五金制品(余姚)生产基地、中国出口工具生产基地(金华)、中国丝网产业基地(安平);有中国五金之乡(镇) 3 个,即:中国拉链之乡(桥头)、中国五金之乡(永康)、中国五金之镇(大新镇)。
按照各生产基地的发展模式,我们可以把 14 个五金生产基地划分为:
(一)历史悠久型。如张家港市大新镇是苏南地区乡镇企业起步较早的工业卫星镇,以五金起家,靠五金发家,已有 70 多年的生产历史,是协会授予的全国第一个“五金之镇”。再如:安平丝网业已有 500 年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弘治元年,即公元 1488 年,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这样的基地还有永康五金、水口龙头等。不锈钢丝。
(二)市场发展型。如温州市剃须刀行业起步于 20 世纪 80 年代末,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快速发展起来的新兴五金产业。再如:广东中山市小榄镇,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抓住了发展机遇,大力发展工业,其中五金制造业也得益于此,并被列为小榄镇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锁具、燃气具为龙头,上下游产品及各类配件齐全的产业群。涌现出了一批以固力、华锋为首的锁具制造业,以华帝、长青为首的燃气具制造业,以史丹利、高天为首的铰链制造企业,以聚龙为首的指甲钳家用护理产品制造企业等等。这样的基地还有玉环阀门、温州锁都、温州金属外壳打火机、余姚五金制品生产基地等。
(三)先商后工型。如:温州市永嘉县桥头镇,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敢为人先的桥头人创造了中国第一个小商品市场。桥头钮扣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形成了以钮扣、拉链为龙头,各类经济齐全的产业群。与此类似的还有新会不锈钢制品行业,也是在开展贸易的基础上发展为不锈钢制品生产基地的。
不锈钢制品产业特点:原料成本在成本中所占比重较高,劳动力密集型,以民用、日常消费为主。国内的不锈钢制品企业集中在南方和沿海地区,并且绝大多数的企业仍然延续着家族式的管理模式。中国的不锈钢制品企业往往是按照区域划分,在某一个区域就生产某一类型的产品继而形成规模,如天津以生产刀叉类餐具为主,广东揭阳和山东博兴以生产厨房设备为主等。在不锈钢制品生产企业集中的地区,最初的不锈钢原材料主要通过进口来解决,但近些年,特别是 2004 年以来,随着国内一系列国有和民营不锈钢厂的投产,不锈钢制品行业的采购逐步转向国内,目前,国内知名的大钢厂主要有宝钢、太钢、酒钢、张浦、青浦、广州联众等,民营钢厂有瑞田、华光、吴行、西南特钢,供应牌号有 304 、 430 、 409L 、 410S 、 201 、 202 等。在不锈钢制品行业的用料结构上,由于成本上升等因素,民用行业很多生产厂家由使用 300 系列转向使用 400 系列和 200 系列。 06 年国内制品行业需求合计达到 104 万吨,07 年为 114 万吨,按照 10% 的增长速度,到 2008 年该行业的不锈钢需求量预计达到 126 万吨。
五金行业现今发展如此红火,不锈钢丝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视,值得以后继续探讨。
|